173套!!揭开2022年度京城别墅销冠的“去化秘籍”******
2022年北京别墅市场是饱含希望的一年,在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从供需两端的对比来看,还是明显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态势。同时,今年中央及地方“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释放,叠加金融16条政策出台,以及支持房企融资的“三箭齐发”。由此,反应在北京楼市的表现里,改善型置业率先回暖,不少别墅产品项目甚至出现持续热销。
以观承别墅·大家为例,以全年成交173套房源的佳绩,成为2022年度京城别墅成交套数销冠。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年底北京疫情防控遍地开花,该项目反而还获得众多高净值人群的密集关注与青睐,仅12月1-12日,连续12天成交12套,走出阶段性高流速行情。
市场认可
平均每两天销售出一套房源
根据地产营销人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1-12月北京别墅市场,别墅新增供应2216套,成交3300套,供不应求。其中观承别墅·大家以173套的业绩获得北京别墅成交套数TOP1的殊荣,让这个十年成长的大墅区项目,再度回归大众视野。
一组组热销数据的背后无不体现着观承别墅区的实力,有业内人士分析,别墅销冠相较传统平层,更具有含金量,因为每套别墅都面对的是一组更为挑剔的客户,成交周期更长,成交难度更大。因此,项目的持续热销也充分印证市场认可度,可以明显感受到置业客户的热情。
以观承别墅·大家全年共计成交173套房源计算,其去化速度,若按一年365天推演,基本能做到平均每两天就能销售出一套别墅产品。这个成绩,尤其在2022年市场整体销售回落的背景下,无疑显得十分难能可贵。
那么,观承别墅·大家的“去化秘籍”,即其支撑热销业绩背后的成因,值得我们在新年伊始,深入揭开并做出相应解读。
终极改善
精工合院超越传统迭代升级
从20多年前的丽京花园落户中央别墅区从而开启北京别墅市场以来,京城别墅虽几经迭代,但均以毛坯交付为主流,精装别墅可谓屈指可数。
对于高端别墅来说,除了占据五环中央别墅区的优越区位、紧邻温榆河生态湿地的优渥环境,这些显性价值外,万科针对高端客群需求的匠心筑造才是最后胜出的关键。
观承别墅·大家不仅是市场为数不多采用精装修交付的别墅项目,更通过多年别墅住区的反复实践和得失复盘,结合前三期2000余户交付业主的大量调研,真正从业主实际居住体验的角度上,对五大产品模块和7个精工细节进行了终极改善的迭代升级。
对比传统别墅形态,观承别墅·大家采用双拼L型合院别墅设计,保证充分采光的基础上,实现了合院的围合效果,让每一层空间都实现对阳光的私密共享。
走进样板间,开阔的首层空间采用悬挑结构反重力技术,并首次将剧场级建筑的无柱化解构引入住宅,实现从院落到客厅的无界延伸。且项目还特别通过楼梯间天窗,卫生间天窗,地下天窗等设计让空间更加灵动。
除此之外,观承大家首次引入立面BIM工具,彰显粉墙黛瓦东方意境;安装安心舒适六大系统设备,给予居住者极致舒适体验;以及打造闻香、采果、赏色的三大嗅觉、触觉、视觉多感交互景观。
风水声光等细节之处,通过分户墙点位上下错位布置,避免底盒对穿,保障隔音效果;顶层卧室增加内保温,增强顶层保温隔热性能;玄关设置高低差,提供分区明确的脏区和净区,保证居所干净卫生;玻璃栏板处楼梯侧面设置小夜灯,保证安全;楼梯踏步节点平滑,避免下楼时脚跟磕碰;卫生间预留拖布桶/壁挂洗衣机/拖地机器人水点,满足多样化使用需求;端户窗户设置为电动窗户,方便开启。
北五环
高净值人群青睐中央别墅区
作为北京最成熟、配套最齐全,氛围最良好的别墅区,顺义中央别墅区一直是高净值人群置业终极梦想的首选。
中央别墅区至今已经发展30余年,从1.0区域的天竺板块,到2.0区域的后沙峪板块,再到目前已经步入到观承大家所在的高丽营区域,即3.0区域,越发展越凸显后发优势。
观承大家自拿地之初就以“先规划,后开发”的前瞻理念,不断向市场和客户释放和释义合院产品的真正优越性。
对于1600-2000万量级购房人群而言,位于顺义中央别墅区的观承大家无疑是为其精准匹配、终极改善的王炸级产品。
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圈层定位、交通体系、生态环境等方面赋予了多重附加价值。首当其冲的便是交通体系,高丽营板块拥有更加丰富的公共交通路网,尽享轨道交通地面交通和空中交通三网交织,同时又避开了低空航道,不会被飞行器噪音所打扰。
其次,产业支撑方面,观承大家项目与北京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未来科技城毗邻,后者作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目前已有数十家央企国企入驻,高知高质科研人群云集。
最后在生态环境方面,观承大家项目独具两河三园一湖的景观资源,即全长47.5公里的温榆河,逾百年历史的方氏渠,5万平方米的观承滨河公园,近3万平方米的中央景观鹿鸣公园,以及314公顷的新建滨水公园等,周边绿化率高达80%。
项目附近还坐拥15所国际学校,5大购物中心、6大高尔夫球场、7家高端马术俱乐部、8处高端酒店、10个大型专业医院等强势资源。
据悉,万科观承别墅·大家作为中央别墅区的收官之作共334套独栋合院,10年来产品不断迭代升级,真正做到私密与舒适的结合,符合当下高净值家庭的居住需要。
文/宋欣
以绿色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
作者:包晓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不仅是一场关乎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行为模式、消费模式的绿色革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农业绿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资源短缺、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态系统退化、绿色优质农产品和生态产品供给不足等问题有待解决。
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实现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的协调统一。
健全农业绿色生产体系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优化农业要素配置,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强化农业绿色发展的科技支撑,完善相关支持政策,把绿色发展导向贯穿农业发展全过程。
第一,建立健全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建立绿色农业相关标准,覆盖农业生产源头、农业生产过程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过程。规范清洁化生产等农业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绿色生产网格化管理,确保从农业生产资料的投入到农业生产全过程达到绿色标准。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强化龙头企业原料生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绿色生产标准化水平。
第二,推动绿色生产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加强绿色生产技术研发与推广,以控肥控药、作物育种、产地环境修复等为重点,开展农业绿色生产技术攻关。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共同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强农业投入品减量化、生产清洁化、废弃物资源化等生产技术的集成研究和应用推广。加快绿色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应用,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第三,落实农业绿色生产的支持政策。坚持以农民主体、市场主导、政府依法监管为基本遵循,既要明确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又要通过市场引导和政府支持,调动广大农民参与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完善有机农业用地和绿色农业用地的保护政策,推动实现资源有偿使用。完善促进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有效利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更好支持农业绿色发展。
优化农业空间布局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规范农业发展空间秩序,构建农业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提升农业的综合价值,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走空间优化、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稳定的路子。
第一,统筹安排农业生产布局。围绕解决空间布局上资源错配和供给错位的结构性矛盾,努力建立反映市场供求与资源稀缺程度的农业生产力布局,鼓励因地制宜、就地生产、就近供应。落实农业功能区制度,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合理制定产业规划,将农业增产导向转变为提质导向。强化资源环境管控,因地制宜制定禁止和限制发展产业名录,控制种养业发展规模和强度。
第二,培育绿色优势产业。立足区域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坚持保护生态优先,发展优势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园、田园综合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等多元化发展,促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全面提档升级,突出绿色生态导向,提升农业产业绿色化水平,推进农业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
第三,合理调整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构。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推进粮豆合理轮作。改善养殖生态环境,科学合理划定禁养区,适度调减南方水网地区养殖总量。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制度,优化水产养殖布局,严格控制限养区养殖规模,科学确定养殖容量和品种。
增加优质农产品供给
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要把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统筹好保供给、保收入、保生态,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健全加工流通体系。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统筹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与初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协调发展,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经营成本。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创新“短链”流通模式,加强产地市场信息服务功能建设,提升集中采购和跨区域配送能力,推进产地市场和新型经营主体与超市、社区、学校等消费端对接,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数字化信息建设。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制度,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经营主体责任。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构建全链条可追溯体系,实现农产品源头追溯、流向跟踪、信息存储和产品召回等目标。同时,还要开展农产品认证、产品标签审定等工作,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